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百科 ->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

发布时间: 2019-05-06 13:23

 很多时候,人们将生态农业看做是一种技术,而事实上,生态农业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什么生态农业,下面会从生态农业的概念、特征、模式等方面来做详细的介绍。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生态的技术只是其中一种手段,广义的生态农业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一种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


二、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改善并保持系统内的动态生态平衡;

    发展–以不改变周围环境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生产力;

    循环–最大限度减少能源、肥料、饲料和其他物质的输入,促进物质在系统内的循环利用;

    经济–高品质、高数量的各类农产品的输出,获取较高的、稳定的经济收入,以进一步加强生态生产系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三、生态农业的模式

    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2)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3)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

    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是遵循植被分布的自然规律,按照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草地管理、保护和利用技术,在牧区实施减牧还草,在农牧交错带实施退耕还草,在南方草山草坡区实施种草养畜,在潜在沙漠化地区实施以草为主的综合治理,以恢复草地植被,提高草地生产力,遏制沙漠东进,改善生存、生活、生态和生产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使草地畜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包括:牧区减牧还草模式、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模式、南方山区种草养畜模式、沙漠化土地综合防治模式、牧草产业化开发模式。

    4)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

    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是指借助接口技术或资源利用在时空上的互补性所形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或组分的复合生产模式(所谓接口技术是指联结不同产业或不同组分之间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的连接技术,如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饲草,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其中利用秸秆转化饲料技术、利用粪便发酵和有机肥生产技术均属接口技术,是平原农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包括:“粮饲-猪-沼-肥”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林果-粮经”立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林果-畜禽”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5)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

    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是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采用传统农业的间、套等种植方式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从而合理充分地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6、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

    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是利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和清洁生产思想、理论和方法进行畜牧业生产的过程,其目的在于达到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同时生产优质的畜产品。包括:综合生态养殖场生产模式、规模化养殖场生产模式、生态养殖场产业开发模式。

    7)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该模式是遵循生态学原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按生态规律进行生产,保持和改善生产区域的生态平衡,保证水体不受污染,保持各种水生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和食物链网结构合理的一种模式。包括:鱼池塘混养模式及配套技术、鱼与渔池塘混养模式及配套技术。

    8)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型生态农业模式

    我国丘陵山区约占国土70%,这类区域的共同特点是地貌变化大、生态系统类型复杂、自然物产种类丰富,其生态资源优势使得这类区域特别适于发展农林、农牧或林牧综合性特色生态农业。包括:“围山转”生态农业模式与配套技术、生态经济沟模式与配套技术、西北地区“牧-沼-粮-草-果”五配套模式与配套技术、生态果园模式及配套技术。

    9)设施生态农业及配套技术

    设施生态农业及配套技术是在设施工程的基础上通过以有机肥料全部或部分替代化学肥料(无机营养液)、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为主要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动、植物的共生互补良性循环等技术构成的新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10)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该模式是指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形成具有第三产业特征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主要包括高科技生态农业园、精品型生态农业公园、生态观光村和生态农庄等4种模式。


四、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的不同

    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倡导的生态农业都强调与自然相和谐、顺天时、宜地利、求人和,在适应中改造自然;主张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和多层次利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在以下几方面二者又存在着明显差异。

    首先,目标不同。国外生态农业的主要目标是保护环境,强调生态效益,在生态与经济产生矛盾时,宁可牺牲经济效益来保证生态效益。我国生态农业强调建立结构合理、功能优良、高产高效、协调稳定、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

    其次,技术不同。国外生态农业强调不用化肥、农药和饲料添加剂等,采用轮作、间作、套作等方式,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我国生态农业不仅要求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也注意吸收现代科技成果,主张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强调合理的投入。

    第三,范围不同。国外生态农业基本上是指种植业或农牧结合业,范围较小。我国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一种新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思路,不仅在农业产业本身得到发展,而且在生态户、生态村、生态县乃至生态省等不同尺度上得到应用。

上一条:订单农业
下一条:农药常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