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资讯 -> 人工培育拟目乌贼在象山获得成功实现“零的突破”

人工培育拟目乌贼在象山获得成功实现“零的突破”

发布时间: 2019-06-04 14:48

分池、清理、投饵……今天下午,在象山来发水产育苗场,工作人员忙碌不已,万余只新品种拟目乌贼成功培育,这是全国首例人工培育成功的拟目乌贼。

在育苗车间,记者看到,20多平方米的水泥池内,第一代拟目乌贼幼体,静静地躺在池底,工作人员正忙着给它“搬家”。

“将不同大小的乌贼幼体分至不同的育苗池,防止在饵料不足的情况下,小幼体被攻击,导致死亡。”苗场负责人黎盛介绍道,今年3月份,他从广东引进拟目乌贼受精卵,经过两个月的培育,目前最大一批胴长已经长到3至4厘米。

据悉,上世纪70年代,东海渔业资源发达,光乌贼就有多种:曼氏无针乌贼、虎斑乌贼、拟目乌贼等等。不过,由于过度捕捞,渔业资源衰退,这几类乌贼一度在东海难觅踪影。

近年来,在宁波大学教授蒋霞敏带领的研究团队的帮助下,曼氏无针乌贼、虎斑乌贼的人工育苗、养殖获得成功,增殖放流效果显著,渔业资源明显恢复。

但是,曼氏无针乌贼个体较小,而虎斑乌贼对水域盐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团队将目光瞄准了个体较大、适应盐度相对较广的拟目乌贼。

“虎斑乌贼的适应盐度在千分之23至30之间,而拟目乌贼在千分之20至30左右,更适合浙江一带水域养殖,而且拟目乌贼生长较快,最大的可达10余斤。”研究人员介绍。

于是,2015年苗场开始培育拟目乌贼,初次尝试,对饵料投喂方式、温度和盐度掌握不足,当时培育的拟目乌贼几乎“全军覆没”,失败告终。

经过3年的摸索,通过对光照、温度、饵料等进行不断调节,目前,拟目乌贼的孵化率达到了85%,育成率达到70%。这标志着拟目乌贼人工育苗实现了零的突破,为拟目乌贼规模化养殖打开了大门。

据悉,拟目乌贼的育苗期在每年的4至6月份,经过3至4个月养殖,10月份基本可以上市。目前,已有两千余尾幼苗销往福建、浙江苍南等地,剩下的将全部用来育苗,确保明年拟目乌贼的培育产量。